文明 | 科技樹 | 戰略 |
---|---|---|
Haudenosaunee(豪丹諾蘇尼人),舊名為Iroquois(易洛魁)是美洲原住民文明,在世紀帝國三中只是提供交易的副文明,到了《世紀帝國三:群酋爭霸》變成可供遊玩的主要文明,到了決定版改名Haudenosaunee,發音為"hoe-dee-no-SHOW-nee"。 易洛魁人的領袖代表是Hiawatha(海華沙)。旗幟為遊戲開發商自行設計的美洲圖騰。決定版的旗幟改成三個房子的造型。 特色[edit | edit source]
經濟特色[edit | edit source]
軍事特色[edit | edit source]
獨特單位[edit | edit source]
建築[edit | edit source]文明歷史[edit | edit source]易洛魁人的分布與型態 易洛魁人分布於現今紐約北部一帶,他們的部落以一系列長屋組成,不僅能提供居住還可以在戰時成為防禦工事。他們的產業是農業為主的計劃經濟,由部落共享。其生存範圍與法國、荷蘭等接壤,偶有衝突與交易。並在隨後英法七年戰爭中搖擺於兩方。 易洛魁同盟 16世紀末,六大部族在紐約北部形成同盟。成為掌控美加東部交界的最大原住民勢力。部族間彼此約束、制衡,也彼此互助。在歐洲的殖民風潮中相互支援呼應,盡最大努力保護整個同盟的權益與土地控制。 分裂與沒落 隨後,英國在殖民地戰爭中取得優勢。英國殖民者開始逐步壓迫易洛魁人的生存空間。易洛魁失去制衡列強的功能,逐漸成為被動弱勢。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中,易洛魁部落聯盟未能把握制衡的寶貴機會再次降臨,相反的,他們分裂成兩派,各自成為英美的盟友彼此征伐。 最終,美國成功獨立。殖民地領袖華盛頓率軍進入易洛魁範圍,將易洛魁人趕入加拿大境內 領袖簡介[edit | edit source]海華沙 關於海華沙並沒有嚴謹的資料可供查閱,只知道他生於16世紀的美洲東北,是休倫部落政治家德坎納維達的追隨者。最終由他聯絡休倫等部落組織了易洛魁同盟。並成為部落共主,帶領族人度過飢餓與疾病。 有關於海華沙的資料是以史詩方式呈現,由美國文學家朗費羅的創作〈海華沙之歌〉可略窺一二。但敘事中多為充滿神話色彩的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