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 科技樹 | 戰略 | 船運卡牌 |
---|
三代的中國在一般對戰中是以「大清」的形象出現,旗幟徽章是大清的黃底青龍旗;AI領袖則是康熙皇帝,象徵著大清最強盛的一段時間。和主程式裡的俄羅斯人一樣,中國軍隊的個體單位並不強大,但他們卻有較多的數量以及不同搭配方式的「旗軍」,若操控得當能夠發揮最佳的戰場適應力。和亞洲王朝的另外兩個文明一樣,中國必須靠著建築奇觀演進時代。

中國人的遊戲視頻
特色[]

中國人的家鄉城市
- 探險者:少林大師
- 幾乎所有單位和建築都是中國獨有
- 以「旗軍」方式訓練單位
- 單位大多都只佔1人口
- 人口最高支援220、奇觀大多能附贈免費單位
- 人口支援建築為「村落」,並非其他文明的房舍
獨特單位[]

亞洲王朝的中國人彩圖
中國單位經由強化後有三個形容詞,分別為「紀律」「光榮」「高貴」。
訓練單位[]
- 輕裝步兵(雙足騎兵):少林弟子
- 遠程騎兵:怯薛

遊戲裡的中國水軍
船運傭兵單位[]

中國軍隊
海軍單位[]
- 戎克戰船:輕型戰艦,類似歐洲的卡拉維爾帆船。
- 火帆船:特攻船。
- 福船:重型戰艦,類似歐洲的巡防艦(護衛艦)與加利恩帆船的合體,能夠靠岸訓練單位。
- Monitor(迫擊砲艦):攻擊建築用的船艦,不適合對艦作戰。
旗軍[]
中國人的部隊無法單獨訓練,而是必須仰賴多種部隊的集合,被稱作「旗軍」。可從軍事學院訓練、也可從城堡訓練。另外也有一些特殊旗軍可以靠著船運抵達。
遊戲中旗軍名稱只是作個特色,與現實中對應/類似軍隊組成兵種並不一樣。
軍事學院旗軍[]
城堡旗軍[]
家鄉船運旗軍卡牌[]
- 「常勝軍」船運的名稱應該與「鐵御林軍」對調,因為清末常勝軍係指為平定太平天國之亂而聘請英軍顧問訓練的洋槍隊,而卡牌內容則是不相干的神火飛鴉以及鐵連枷兵
- 「北洋軍」是民國初年才有的名稱,若是指清末新軍而言又不應有草原騎兵與怯薛等中世紀中國兵種
- 「鐵帽王爺軍」應該為滿蒙單位,而不是具有濃厚漢軍色彩的長刀兵
建築[]
奇觀[]
和所有亞洲王朝文明一樣,中國人想要演進時代必須仰賴村民建造奇觀。每個奇觀都有獨特能力與船運。

天壇[]
- 功能 - 治療單位
- 船運 - 村民(II:村民x3/III:村民x6/IV:村民x10/V:村民x20)
〈歷史〉
天壇最早是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坐落於北京。是皇帝用於祭天、祈雨的重要祭祀場所。隨著朝代更迭,清代帝王也持續使用。在清朝末年,天壇一度被八國聯軍佔領並設為指揮所。
頤和園[]

- 功能 - 自動生產軍事學院旗軍
- 船運 - 食物(II:400/III:1000/IV:1500/V:2000)
〈歷史〉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城西北,早在12世紀的金朝該處就已經是皇家園林。明清兩代一樣將該處設為皇室遊覽用的公園。但在清末英法聯軍之役被焚毀,慈禧太后下令重修,改名為「頤和園」。但頤和園一樣在隨後的八國聯軍戰役中被破壞。
孔廟[]

- 功能 - 自動生產神火飛鴉
- 船運 - 遠距徒步單位(II:中國連弩兵x4/III:火繩槍兵x8/IV:火繩槍兵x12/V:火繩槍兵x21)
〈歷史〉
做為中華文化的創始巨擘,孔子又被稱為至聖先師。在中華文化涵蓋的各地都有其廟宇。在古代更會同時結合祭祀與學校的功能。即所謂「前廟後學」。北京城的孔廟是經歷最多朝代翻修過的,從元代開始到明清兩代,孔廟的範圍越來越大,形成一個學廟合一的建築群。
大報恩寺塔[]

- 功能 - 自動生產資源,在愈後期的時代建造會生產愈多資源,但只維持在建築時的生產量,也就是說在升殖民時代蓋的塔產的資源會比在要塞時代蓋的塔生的資源產量少。
- 船運 - 無
〈歷史〉 大報恩寺於明朝永樂年間修建於南京,寺後方的高塔俯視長江,成為南京地標。當時各國商人紛紛讚嘆其壯麗,以「琉璃塔」稱之。在清末的太平天國亂事以及一連串的侵略戰爭中,大報恩寺塔一直到21世紀才宣布重建。
白塔[]

- 功能 - 增加和尚單位的攻擊力、生命值與訓練上限
- 船運 - 少林弟子(II:少林弟子x4/III:少林弟子x6/IV:少林弟子x10/V:少林弟子x16)
〈歷史〉
白塔是佛教建築,遊戲中的白塔是以北京城西的「北海白塔」為形象。於清代順治年間興建,是永安寺建築群的一個地標。
文明歷史[]

戎裝的順治帝

滿清入關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在明末於關外施加軍事壓力,終究導致了明朝的崩潰。然而皇太極意外暴斃,導致大權落在親王多爾袞手中。多爾袞為滿清入關出力極多,幾乎可以說是多爾袞確保了滿清入關的成功。
滿清入關後,在明朝降將的協助下先後剿滅流寇與南明勢力。為了鞏固統治,規定各種滿化政策如「薙髮留辮」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是直到順至皇帝即位後才追尊崇禎皇帝並優待明臣。化解了族群間的對立。但順治帝卻只短短在位17年就英年早逝。小皇帝8歲即位,大權落於四大輔政的手中。
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後,計殺桀驁不馴的輔政鰲拜嶄露高明的政治頭腦與手腕,果敢平定吳三桂為主的三藩之亂與台灣明鄭,在北方對沙俄獲得軍事勝利、也同時出兵新疆西藏一帶驅逐外來勢力確保大清帝國的疆域。
除了政治上,康熙皇帝強調文化治國。他尊孔、崇尚禮教,寬容治國,讓臣民體會到懷柔的統治面,增加對外族統治的認同感。這讓滿清相對於蒙元十分成功,因為滿清皇室努力成為「統治者」,而不像蒙古皇族自比為「征服者」。
雍正乾隆盛世
大清全盛疆域
雍正在皇子們的鬥爭中脫穎而出,這讓雍正皇帝特別重視皇權的鞏固。所以設立直屬於皇帝的「軍機處」,更屢興「文字獄」遂行思想控制,特務組織活躍監控反清勢力。但是在嚴苛的政治制度下,雍正皇帝亦有令人尊敬的優點,他以勤政聞名,每篇奏章親自批閱並回復,在位期間日理萬機。勇於確保疆域,弭平叛亂為大清強盛奠定基礎。但雍正的禁教政策讓中西失去寶貴的交流機會,為日後的閉關埋下隱憂。
到了乾隆期間,大清國勢來到最強盛的期間。疆域拓展最廣、廣納藩屬國如朝鮮、越南等地,活絡的商業與手工業在豐饒物產的支撐下讓國家財富睥睨天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是為東亞第一強權。在乾隆在位期間,富庶的江南聞名全國。西洋更掀起慕華風潮。中國遂以天朝上國自居,乾隆皇帝更自號:「十全武功」。但自守的政策卻讓中國永遠陶醉在這段盛世夢境中,直到鴉片戰爭才驚醒。
嘉慶道光中衰
嘉慶皇帝在位期間,財政不如前代寬裕。只好用賣官制度稍稍平衡收支,但這導致政治腐敗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官員多貪汙、收賄,而且行政效率低下。綠營與八旗等主力部隊經過安逸的百餘年已經失去戰力,國家的隱憂越來越明顯。此時歐洲列強正經歷工業革命,以極快速度成為海上強權。當外國再度遣使來華,要求平等商貿時,大清仍然未改天朝思想,導致雙方不歡而散。

鴉片戰爭標誌著大清盛世的結束
待道光皇帝即位,國家已經暮氣滋生。滿朝文武只知逢迎上意,敷衍塞責。道光皇帝推行簡樸,一些逢迎官員則故意身穿補丁的朝服以敷衍皇帝的心向。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大清的盛世告一段落,迎來多災多難而且悲憤屈辱的近代史。
領袖簡介[]

康熙在遊戲中的形象
康熙皇帝

康熙的朝服像
8歲即位的康熙皇帝從小就活在四位輔政大臣的指示下,其中一位名叫鰲拜的更是毫不掩飾其對於幼小皇帝的傲慢與霸道。於是16歲的康熙皇帝勇敢地計擒權臣鰲拜,正式親政。
執政的康熙作為年輕皇帝,他果敢的剿除以明朝降將吳三桂為首的軍事集團「三藩」、並下令收復台灣,將盤據台灣的明鄭勢力拔除。三征準噶爾、北拒沙俄,確保了大清疆域。
除了軍事成就,康熙皇帝在文化統治上也令人激賞。他崇尚儒學、尊孔。對宗教極為寬容,很大程度包容了各個宗教的差異。
這位標榜仁政的滿族君王以勤政贏得了臣民的愛戴,為後來的雍正與乾隆盛世打下良好基礎。在位67年,成為在位最久的一位君王。
雜項[]
清軍隊組成並非全是旗軍,亦有綠營與地方武裝,而然遊戲中把綠營與地方武裝全都算入「旗軍」中,且「旗軍」與卡牌中的軍隊名稱與現實中上的兵種組成亦相差甚遠。可以說根本是平行世界的中國。